昙华林,一条不长的老街,却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

2016-05-05

简介

作为一个武汉人,小编一直很想写一写昙华林;

作为一个码字者,小编也一直很想写一写昙华林;

作为一个离开武汉的码字者,小编更想写一写昙华林。

1.png

昙华林,一条不长的老街,却浓缩了整个武汉的文艺情怀。

拍照,闲逛,或者享受一个带着咖啡香的下午,

都是文青们在这里愿意做的事。触摸街边的饱经风霜的老建筑,

你会发现昙华林有的不仅仅是文艺,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刻着老武汉的历史记忆。

2.png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

地处城墙内的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间,

有关这里的传说有两种,

一说是巷内有花园,

大多种植的是昙花,

古时花与华是通假字,

故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巷内多住种花人,

一坛一花,蔚然成林,

后来讹为,遂有昙华林。

3.png

有人说,昙华林既有丽江的野,也有鼓浪屿的慢。

你不来,你永远都不知道,它真正的味道。

每次来昙华林,感觉都不一样。

因为,每一刻,它都在发生新的事情。

 

6.png

在很多人看来,昙华林无疑是文艺的。

青石板,老房子,

不太长的老街道,

被咖啡厅、特色小店装点得五彩斑澜。 

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

全长约1200米,

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

1861年汉口开埠后,

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的特色,

使得这里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7.png

9.png

与其说昙华林是文艺的,

不如说它是最具武汉生活气息的代表。

今年645的昙华林,历经了岁月的洗礼,时代的变迁,

见证了老武汉最真实的沧海桑田。

10.png

11.png

在昙华林因为文艺小店为人们所熟知前,

在老武汉人的记忆中它是一条历经了百年风雨的老街。

创办于1903的武汉第十四中,

拥有68年历史的昙华林小学,

1861年传入的西式教会医院仁济医院,古教堂,

钱钟书之父钱基博故居……

数不清的沧桑建筑都在这条街上。

湖北中医药大学进校门右手边的雅各健身房,是

武汉市现存最早的三座体育馆之一,

是混砖木结构中西合壁二层建筑。

当年杜威、侯仁之等中外著名学者都曾在此讲学,

1931年武汉大水,蒋介石就在此对下面的灾民演讲。

12.png

昙华林街上的老建筑很多,

不经意间就会路过一两个。

1864年修建的崇真堂是武昌第一座基督教堂。

哥特式风格,开尖券窗,可容200人做礼拜。

平时这里铁门都是紧闭的,礼拜天可能会开放。

也有的老建筑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街口桃花林后的融园就是其中之一,

这里的前身是花园山牧师楼,

被誉为武汉最美的咖啡馆。

屋里保持着民国时期的风格,

而屋外的露天咖啡座则有点星巴克的感觉,

能感受到古朴与现代的交融。

13.png

14.png

如今保留下来的老建筑有:教会医院—仁济医院、教会学校-文化书院、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瑞典教区旧址、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朴园等。

15.png

16.png

17.png

18.png

19.png

不一样的人,

去到武汉的昙华林,

会有着不一样的感觉。

这里,无论你是文艺青年,

还是小清新,

亦或是喜欢历史的人,

都是一个值得一去的地方。

在昙华林,你慢慢走,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20.png

21.png

如果你是一位小清新

如果你是一个小清新,这里是你摄影的天堂。这里有很多文艺的店铺,可以摄影,可以带手信,可以感受武汉的文化。走在昙华林里,这里有各种各样文艺的店铺,你喜欢,可以坐下来,跟这里不一样的设计拍出不一样的文艺范的照片。

 

如果你是喜欢历史文化爱好者

昙华林本就是一个沉甸甸的文化载体。在这里,你随处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建筑。那些不一样的建筑风格的东西,你可以根据它的设计去判定他的年份。在这里,你会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巨变。

 

如果你是个文艺青年

这里,有各种纪念的东西,你可以购买,可以你自己去慢慢设计。你要如何得文艺?这里的店铺随便你去创作。

 

如果你喜欢雕塑,这里更是有一间雕塑工作室,里面的雕塑非常逼真。其实,在里面是不可以拍照的,但是还是有不少人偷偷拍了下来。关于三十六行的雕塑,真的很逼真,值得一看。

 

近年来,这条曾经安静的小街,

也新增出不少有特色的小店。

比如:徐刀刀鲜花饼店,

猫盒子杂货店,DREAM-CITY奶茶店等。

很多“清新文艺”们,

喜欢在这里的古街邮局,

寄一张发往未来的明信片;

或者去当年传教士的公寓——“融园”喝杯咖啡。

22.png

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艺术家,

在门前稍加改造,感觉就不同,

边上还建了一个街头咖啡座

或创办一个创意工作室,

放飞他们对生活和对艺术的热爱。

23.png

25.png

有人抱怨说现在的昙华林商业化气息太浓厚, 

小小的一条街, 都是各种打着文艺、小清新口号的店面。 

地方太小,火候不够,缺少文化底蕴。 
更有见多识广的文艺青年说它是缩小版的上海田子坊和鼓浪屿 

可是,这些对于时代生活在昙华林的居民而言, 

文艺也好,小资也罢,商业气息太浓, 

这些都不会妨碍他们对昙华林溶于血液的依赖。 

独特的生活底蕴和情感是复制不了的。

26.png

昙华林至今居住着一些武汉的老市民,

他们并没有因为街头的改造而改变自己的生活,

一些传统的手工艺后者手工服务的行业随处可见,

这样使得昙华林比起其他城市的一些老街多了一些特色。

27.png

28.png

有些民宅并没有商业化,

虽然门前都经过了改造,

不过依然保持着以前的风格,

虽然这些地方看似没有什么特色,

也能引起众多游客的围观

因为原来的自然生活状态,

就是一种风土人情。

29.png

30.png

昙华林,一个古老而有意义的老街道,它反映的是大武汉旧时光的过程,承载着太多的风霜历史,想必每个武汉本地人,对这个坐落在武昌东北角的街道都有一种特殊的情怀。

31.png

时间在这里慢慢流淌,各流派建筑于此,中西文化交汇,风雨不变百年古街,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