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景区始建于1573年,位于湘、黔、桂三省(区)交介处的侗族圣山三省坡脚下,与侗乡天湖大塘坳紧紧相连,西邻贵州省黎平县, 北临湖南省通道县,是至今侗族地区保护最完美的侗寨之一。现有六百多座吊脚楼,依山而建,麟次栉比,七座按宗族而建的鼓楼,飞檐叠翠,层次分明,熠熠生辉。村寨边有成片的古章村环抱着,整个村寨蔚为壮观,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古楼群。2006年,评为柳州市“十大美丽乡村”之一,2013年被列入中国传统民落村寨保护。2015年被评为中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名录。现在全村有六百多户,2600多人,全村都是侗族,共有六大姓氏——吴、杨、李、陆、莫、黄。一直以来,这里的村民和睦相处,勤劳朴实,团结向上,共建美好家园,诠释 了一种民族建筑的美丽与侗族山寨特有的村寨布局。
该村苗胞在语言、服饰、生活习俗等方面至今仍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独特的刺绣和蜡染工艺,精美绝伦的苗族服饰、原汁原味的多声部民歌、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无不彰显苗族历史的源远流长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在这山水相依、水山相恋的优美环境下,几百年来,苗族同胞倾注心力,经营着这不曾改变的风土,直到今天,他们依然延续着祖先留下的古老传统…… 县、乡对当地民间民族文化大力进行保护、挖掘和传承,在学校普及原生态苗族文化,提升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古老的苗族文化传承人得以复出,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苗族文化接班人。奇特的芦笙舞、板凳拳舞、打鼓舞等舞蹈体现了该民族历史的源远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少民族特色浓郁的优秀原生态歌舞走向了舞台,深受广大国内外专家和游客的喜爱,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其苗族文化被列为省级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该乡还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该景区包括餐饮中心、会展中心、住宿营房三大主体建筑,从上空俯瞰呈“N4A”造型,各幢建筑以徽派风格为主,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在餐厅、住宿、会议等服务设计上,以新四军在长兴的历史为长线贯穿,红色文化为主题,可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需求,为党员干部开展教育培训、青少年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群众进行红色文化熏陶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新馆以17处旧址复原场景为展陈主题,布展面积880平方米,规划展线187米,紧紧围绕着“铁的新四军”、“江南小延安”、“红色记忆”三个单元展开。展厅内还原了抗战时期,新四军的点点滴滴的,让世人了解艰辛的革命历史,体验革命生活、回忆峥嵘岁月,领略秀美江南风景
在广东与福建交接的附近,有一个小村庄,除了风景秀美,这里更是红色历史根据地。埔北区苏维埃政府是其中代表,是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党组织、赤卫队、游击战、扩红军等诸多革命活动,为建立和强大共产党革命政权积累了经验,作出了贡献。在这些革命旧址前,我们可以切身体会到这里曾经革命烈火遍燃。昔日的红色土地,因大埔县被评为中央苏区县而声名鹊起。这里还是烈士村,村里17户人家,有19位村民被评为了烈士。 不仅如此,这里还有历史悠久的牌坊、古城墙、关岳庙等文物景观,有一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父子进士”石牌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地也非常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对于已经有损毁痕迹的城墙即使修复,加强保护,保留下不是历史遗迹。